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不小心又装了个逼-《窃花》
第(2/3)页
凄厉的琵琶声响起,苏洛只听过琵琶弹奏的十面埋伏,相比而言,少了一分狰狞,多了一分哀怨。
“春透水波明,寒峭花枝瘦。极目烟中百尺楼,人在楼中否。”
“四和袅金凫,双陆思纤手。捻倩东风浣此情,情更浓于酒。”
简短四句,被秀儿附上了曲儿之后,变得不一样了。
宋延卿创作的春情就是春情,像一头发情的小母牛一样嗷嗷直叫。秀儿附上曲儿的春情却变了另外一种风格,曲中多了几分哀怨,声音又像是深闺中的怨妇在哀嚎。
同样的词,在不同人口中便有不同的味道。这也许正是词真正的魅力所在。
哀怨的曲儿让宋延卿眉头紧皱,眼睛伸出了哀怨一闪而过。
这一幕恰恰被苏洛扑捉到了。
“秀儿姑娘这字字句句间充满了情义,又似杜鹃啼血,也是个有故事的人。”
同宋延卿熟悉的人都知道台下那个女子是谁,也都知道台下那个女子因何会有如此哀怨的歌声。
有意无意间大家都看了一眼宋延卿。
“你怎么知道人家有故事,她又不是你家亲戚,不知道不要胡说。”
对音律词曲一道,铁乐儿一窍不通,之所以喜欢清澜坊到清澜坊听曲儿,纯粹是为了热闹和好听。
面对铁乐儿的质问,苏洛耸了耸肩膀,表示不想解释。也不用苏洛解释,在场除却了一些同铁乐儿一样奔着凑热闹来的人意外。其余的都是读书人,读书人又怎么可能听不出秀儿姑娘曲中的哀怨呢?
“确实是个有故事的人,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怨气。”宋延卿不得不开口掩饰自己的尴尬。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台下的那个女子究竟因何哀怨。
宋延卿和台下那女子的猫腻苏洛看在眼里,不趁机撒一把盐,可不符合苏洛的作风。
“自古多情空余恨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”
秀儿姑娘一曲唱罢,还未来得及迎接众人的掌声,一声充满了感慨的声音在清澜坊内响起。清晰的传递在了每一个人耳中。
“自古多情空余恨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”
在场所有的书生或许没记住宋延卿的春情,但是这一句话却深深的印在了众人脑海里。
第(2/3)页